解放后上海外滩的发展
上海外滩纪念馆分为解放前老外滩历史、解放后新外滩的发展两大板块,以“外滩——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当今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为主线,通过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上海近现代历史。
解放后上海外滩的发展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外滩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外滩地区的形态和功能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市政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优秀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广大市民游客纷至沓来,金融集聚带和旅游、高端商务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重大国际性活动的举行,使这块黄金宝地更加熠熠生辉。一个崭新的外滩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浦江之畔迎接八方来客。
外滩的新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5月10日,第三野战军司令部于苏州发布《淞沪战役作战命令》。毛泽东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在市区避免使用重武器和爆破,以减轻对城市的破坏,上海战役被形象的比喻“在瓷器店里捉老鼠”。5月12日,市区苏州河以南地区全部解放,外滩被完好无损地交到了人民手中。
就在上海战役打响的同时,中共上海市委组建了6万人民保安队,广泛开展护厂、护校斗争,维持社会秩序,使上海在战争状态下,水、电、煤气照常供应,电话畅通,市内外公共交通也在解放后第二天立即恢复,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城市攻打的奇迹。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949年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今江西中路215号)上升五星红旗;1956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迁至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办公。
1950年5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每年的5月28日为上海解放纪念日。同年5月28日,市政府在黄浦公园举行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奠基典礼。
1993年9月28日,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铜像在外滩矗立。
上海市政配套和建筑保护
1950年,市政部门将外滩中山东一路东侧的车行道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63年,结合拆除南京路外滩一带电车轨道,对中山东一路路面布置进行了较大调整。
1956-1959年,外滩首次修建砖砌防汛墙。1963年8月,外滩防汛墙重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此后,又多次加固增高。1988年12月至1993年8月,外滩分三段实施防汛墙改建工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外滩诸大楼的表面沉积了厚厚的污垢和风化层。1986年8-9月,采用药水清洗、修复清水墙、斩假石、刷涂料等方法对外滩建筑群的外墙进行全面清洗,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为了让夜晚的外滩更加迷人,市政管理部门多次对外滩的夜景灯光进行技术改造。如今的外滩夜色五彩绚丽,“万国建筑”在灯光的掩映之下熠熠生辉,这里已经成为中外游客欣赏夜上海风光的必到之处。
1989年9月25日原汇丰银行大楼等7幢、1994年2月18日原法邮大楼等12幢、1999年9月23日原扬子大楼等3幢,共计22幢外滩建筑先后被上海市政府列为第一、二、三批历史保护建筑。1996年11月20日,外滩建筑群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4年2月3日,外滩建筑群被列为上海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首。
从2002年起,黄浦区政府制订“外滩源”地区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次年3月获上海市规划局批准。2005年11月30日,外滩源一期洛克菲勒项目开发启动。
2007年12月29日是外白渡桥的百岁诞辰日,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特地举行纪念活动。2008年2月,市政部门对外白渡桥进行分段搬移大修。一年以后,大桥迁回原址,于4月10日恢复通车。
重庆市中国旅行社
以上信息由重庆中旅整理编辑,重庆中国旅行社在重庆旅行社排名前列,欢迎访问重庆中旅了解更多
重庆到上海旅游,
重庆到上海旅游必去景点,重庆到上海旅游路线,重庆到上海旅游资讯。